• 图片新闻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8期
      临床论著
    • 李世梁,邱祖财,杜兰翔,李世佳,张统海

      2024(8):673-67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1

      Abstract:

      [目的] 探讨3D 打印辅助涉及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Frosch 入路显露方法及开放复位策略与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2022 年2 月本院手术治疗的43 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 例采用3D 打印辅助经Frosch 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Frosch 组),22 例采用经前外侧联合后外侧Carlson 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前后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rosch 组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前后组[(8.4±0.3) d vs (14.5±0.3) d, P<0.001]。与术后3 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膝痛VAS 评分、HSS 评分、膝伸屈ROM 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Frosch 组膝痛VAS 评分[术后3 个月, (2.2±1.1) vs (3.9±1.7), P=0.039; 末次随访, (0.9±0.7) vs (1.8±1.4), P<0.001]、HSS 评分[术后3 个月, (62.5±6.2) vs (58.1±6.3), P=0.026; 末次随访, (88.8±7.5) vs (81.6±9.2), P=0.007]、膝伸屈ROM [术后3 个月, (91.7±3.2)° vs(87.6±3.8)°, P<0.001; 末次随访, (120.6±4.3)° vs (116.9±3.5)°, P=0.003] 均显著优于前后组。[结论] 3D 打印辅助联合Frosch 入路可以直视复位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有效恢复关节面,便于内固定置入,术口并发症少,早起下地活动,功能恢复更好。

    • 李建鹏,尹梦帆,高翔

      2024(8):679-684,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2

      Abstract:

      [目的] 比较可吸收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Maisonneuve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20 年1 月—2021 年10 月收治31 例Maisonneuve 骨折患者的资料,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5 例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16例采用金属螺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9.2±4.6) 个月。可吸收钉组术后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金属钉组[(70.4±8.6) d vs (84.6±5.6) d, P<0.001]。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的AOFAS 评分、踝背伸-跖屈ROM 均显著增加,而VAS 评分显著减小(P<0.05)。术后3 个月,可吸收钉组的踝背伸-跖屈ROM 显著大于金属钉组[(42.5±3.6)° vs (38.2±4.9)°, P=0.009],但术后12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的AOFAS评分、V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MCS、TFCS 均显著减少(P<0.05),而TFO 显著增加。在相同的时间点,两组间MCS、TFCS、TFO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Maisonneuve 骨折的疗效与金属螺钉相似,可早期负重锻炼,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 段修芳,侯致典,潘维亮,杨茂杰,孟乾

      2024(8):685-690,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3

      Abstract:

      [目的] 比较前外侧钢板联合内侧微创接骨板(minimal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 与单纯前外侧固定胫骨Pilon 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3 月—2022 年5 月胫骨远端Pilon 骨折患者115 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两组。58 例接受前外侧固定联合内侧MIPO(联合组),57 例采用单纯前外侧固定(前外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75.4±14.0) min vs (68.6±13.7) min, P=0.010]、切口长度[(7.0±0.5) cm vs (4.8±0.4) cm, P<0.001]、术中透视次数[(9.2±2.0) 次vs (6.4±1.8) 次, P<0.001] 均显著多于前外组,但前者的术中失血量[(54.8±10.2) ml vs (60.5±10.5) ml, P=0.004]、住院时间[(8.5±2.4) d vs (10.3±3.1) d, P<0.001]、下地行走时间[(11.0±2.5) d vs (16.5±3.0) d, P<0.001] 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01.5±25.0) d vs(120.4±25.2) d, P<0.001] 均显著少于前外组。随时间推移,两组VAS 评分、AOFAS 评分及背伸-跖屈ROM 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术后3 个月VAS 评分[(2.0±0.5) vs (2.7±0.8), P<0.001]、AOFAS 评分[(68.8±12.6) vs (63.5±11.2), P=0.019]、背伸-跖屈ROM [(55.0±6.5)° vs (51.5±7.0)°, P=0.006] 均显著优于前外组,但末次随访时,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关节面对合、外侧胫骨远端机械角、前侧胫骨远端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K-L 评级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外侧联合内侧MIPO 入路手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 骨折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 魏建军,颜世昌,杨永江,杨丰真,田纪伟

      2024(8):691-69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4

      Abstract:

      [目的] 比较空心钉固定和支撑钢板固定三踝骨折和后踝骨折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2 月-2021年2 月68 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1 例采用空心钉固定后踝骨块,另外27 例采用支撑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感染、血管栓塞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的趾屈曲挛缩[例(%), 2 (4.9)vs 7 (25.9), P=0.012] 及内置物激惹[例(%), 3 (7.3) vs 11 (40.7), P<0.001] 的发生率显著优于支撑板组。与术后3 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 评分、AOFAS 评分及踝背伸/跖屈ROM 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TFCS 、MCS 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TFCS 、MCS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钉和支撑钢板均可有效固定后踝骨折块,获得满意的踝关节功能,但需随访创伤后关节炎的进展。与支撑钢板固定相比,空心钉固定操作更简单有效,内置物相关并发症更少。

    • 任帅,张伟,孙其志,梁晓松

      2024(8):697-70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5

      Abstract: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院2017 年6 月—2022 年9 月后路椎弓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的146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切口愈合情况分为切口愈合不良组和切口愈合良好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索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 例患者中,切口愈合不良21 例,占比14.4%。切口愈合不良组患者年龄[(47.8±8.1) 岁vs (41.3±11.2) 岁, P=0.003]、BMI [(26.0±5.3) kg/m2 vs (21.1±3.4) kg/m2, P<0.001]、糖尿病患病史[(11/10) 例vs (10/115) 例, P<0.001]、手术时间[(91.9±17.9) min vs (77.7±16.5) min, P<0.001] 均显著高于切口愈合良好组,使用后路开放内固定和单纯微创内固定比率[固定/开放减压固定/微创固定, (4/9/8) 例vs (76/18/31) 例, P<0.001] 显著高于切口愈合良好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4.017, P=0.030),BMI(OR=1.178, P=0.009)、手术时间(OR=1.036, P=0.040) 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肥胖、糖尿病是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

    • 李伍建,何少波,任聪,郑琎喆,刘继超

      2024(8):702-70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6

      Abstract:

      [目的] 比较三种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21年2 月本科收治的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5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9 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组(perforating artery perforator flap, PAPF),15 例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皮瓣组(sural neurocutaneous flap, SNCF),7 例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s, ALTF)。比较三组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ALTF 组手术时间[(165.5±26.4) minvs (125.3±13.8) min vs (120.8±11.3) min, P<0.001]、皮瓣面积[(62.7±6.7) cm2 vs (55.3±6.4) cm2 vs (54.9±8.2) cm2, P=0.038]、术中失血量[(298.6±30.7) ml vs (238.9±38.9) ml vs (229.6±30.7) ml, P<0.001] 均显著大于PAPF 组和SNCF 组,PAPF 组和SNCF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供区闭合形式、供区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7±2.0) 个月。三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三组VAS评分、踝背伸-跖屈ROM、AOFAS 评分、供区瘢痕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PAPF 组受区感觉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5),而SNCF 组和ALTF 组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PAPF 组、SNCF 组的踝背伸-跖屈ROM 均显著优于ALTF 组[(62.1±5.1)° vs (61.7±6.2)° vs (54.9±5.3)°, P=0.010],PAPF 组和ALTF 组的受区感觉功能分级[优/良/可/差: (17/7/3/2) vs (4/1/1/1) vs(2/3/7/3), P=0.046] 、供区瘢痕评分[(3.9±0.9) vs (4.2±1.3) vs (5.1±0.9), P<0.001] 显著优于SNCF 组。[结论] PAPF 逆行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皮肤缺损并发症少,皮瓣外观及感觉功能恢复满意度高。

    • 荟萃分析
    • 祁正玺,乔晓红,尚晋,曹海生,王利兵

      2024(8):709-714,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7

      Abstract: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探讨体质对单髁置换术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3 年9 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等文献,使用RevMan5.4 对纳入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1 篇文献,其中前瞻性研究3 篇,回顾性研究8 篇,均为高质量研究,共涉及3 624 膝,其中肥胖组1 258 膝,正常组2 366 膝。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与正常组在VAS 评分、KSS 评分、HS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OKS 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I2=89%, MD=-2.99, 95%CI -5.18~-0.81,P=0.007),肥胖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显著小于正常组(I2=34%, MD=-3.38, 95%CI -4.32~-2.44, P<0.001),肥胖组术后翻修率显著高于正常组(I2=23%, RR=1.51, 95%CI 1.06~2.14, P=0.02)。[结论] 与正常体质人相比,肥胖患者行UKA 仍可获得较好临床结果,但肥胖患者术后OKS 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低于正常体质患者,且肥胖者术后翻修率增加。

    • 综述
    • 王伟,姜成,黄春明,李小川

      2024(8):715-720,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8

      Abstract:

      持续性的下腰背部疼痛(low back pain, LBP) 是人们求医以及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导致了巨大的医疗负担。腰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 IVD) 退变、背根神经节、肌肉等脊柱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诱发或加重LBP,其中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引起LBP 最重要的因素,而年龄又是IVD 退变的关键因素,因为衰老会加剧椎间盘退变和疾病的进展。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人和啮齿动物退变的IVD 中都有浸润,且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相关。本文综述了目前巨噬细胞极化在椎间盘衰老退变中的研究现状,了解椎间盘衰老的潜在机制,以利于延缓或改善年龄依赖性退化进程,为临床预防和治疗LBP 提供参考。

    • 张耀申,刘玉增,周立金,海涌

      2024(8):721-72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09

      Abstract:

      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手术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有效方法,但是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尤其是神经并发症往往造成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甚至是瘫痪,是脊柱外科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围手术期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预防措施的应用,如:术前牵引、电生理监测、3D 打印和人工智能应用。提示脊柱外科医生应充分重视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手术预防措施应用的重要性,以避免和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 万新雨,胡震,杨阳,刘林

      2024(8):727-73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0

      Abstract: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 是从静脉血液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含有丰富血小板和生长因子的血液衍生产品,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血小板,PRP 通过促进半月板细胞再生、增加胶原蛋白合成、调节损伤半月板内部微环境等方式,参与延缓或修复半月板损伤并减少膝关节疼痛。本文旨在总结半月板损伤的特点、PRP 的制备和分类、PRP 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在半月板损伤中应用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今后PRP 在促进半月板修复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王少康,陆向东,赵晓峰,范伟

      2024(8):733-73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1

      Abstract: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 是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 的主要原因。IVDD 过程伴随着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和神经纤维及血管长入。同时已有研究表明,IVDD 组织神经长入主要包括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神经在内层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 AF) 和髓核(nucleus pulposus, NP) 组织内的异位长入是LBP 的主要原因。本文对IVDD 组织内神经长入的进展进行概述,对神经纤维的调控和神经递质的作用进行讨论,希望通过针对神经长入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方向。

    • 朱高明,郭艳波,张加豪,李刚

      2024(8):738-74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2

      Abstract: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中老年人易患的骨代谢性疾病,以骨密度减低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伴随着大量的骨丢失,极易导致身体各部位发生脆性骨折,造成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对OP 基础理论研究及新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OP 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调控因子陆续被发现,p53 蛋白是细胞内重要的调控因子,调节着机体内各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自噬等多个生命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53 的表达量高低对骨的功能及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或将成为治疗OP 等骨代谢疾病的新靶点。

    • 基础研究
    • 张宁,康颂科,李伟延,李强,朱涛

      2024(8):744-74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3

      Abstract: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空心钉不同构型对镜下踝关节融合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1 例37 岁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螺旋CT 自膝关节至足底进行薄层扫描,获得DICOM 图像导入到Mimics 中分割跟骨、距骨、胫骨、腓骨三维点云,Geomagic、Hypermesh 中模拟构建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分别建立正常对照模型和双钉平行、双钉交叉和三钉交叉的踝关节融合模型。观察模型中胫距关节面相对位移、Mises 应力峰值及平均Mises 应力。[结果] 载荷下双钉平行组位移显著大于双钉交叉组和三钉交叉组,包括跖屈[(106.2±8.6) μm vs (58.9±4.5) μm vs (58.5±4.1) μm, P<0.001],内旋[(101.6±6.4) μm vs (59.1±4.4) μm vs (58.5±4.0) μm, P<0.001] 和外旋[(101.5±6.6) μm vs (58.5±4.6) μm vs (58.3±4.2) μm, P<0.001],而双钉交叉组和三钉交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钉平行组空心钉的应力峰值大于双钉交叉组和三钉交叉组,其中站立状态下(65.5MPa , 51.3 MPa, 50.5 MPa),双钉平行组胫距关节平均Mises 应力显著小于双钉交叉组、三钉交叉组(P<0.05),双钉交叉组、三钉交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钉交叉组、三钉交叉组空心钉构型的稳定性优于双钉平行组,有利于提高镜下踝关节融合的成功率。

    • 技术创新
    • 赵晶晶,方真华,谢鸣,贺明娟

      2024(8):750-754,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4

      Abstract:

      [目的] 介绍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后踝移位骨折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9 月—2022 年9 月采用后侧入路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后踝骨折块、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技术治疗31 例踝关节骨折。于内踝尖水平,跟腱两侧旁开1.5 cm 作为关节镜入路,显露后踝骨折块向近端移位形成的胫骨远端关节软骨面台阶,关节镜监视下经皮撬拨复位后踝骨折块并置入空心螺钉固定。[结果] 31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4±2.3) 周。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6.1±1.9), (0.7±1.9), P<0.001]、AOFAS 评分[(38.2±11.7),(97.4±5.8), P<0.001]、Maryland 评分[(52.7±17.1), (95.5±6.3), P<0.001] 均显著改善。术后影像显示28 例关节弧面平整或台阶<1mm,3 例关节内台阶<2 mm。[结论] 此技术能够直视关节软骨面复位过程,准确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胫骨后侧软组织剥离范围减少,缩短骨愈合时间。

    • 孙军战,俞军卫,黄升云

      2024(8):755-75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5

      Abstract:

      [目的] 介绍后路椎板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对7 例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颅骨牵引复位失败患者,行颈后路切开复位椎板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沿颈棘突后正中线切开,项韧带进入暴露,剥离脱位侧椎旁肌至侧块外缘,包含上下共3 个椎体,调整牵引重量及方向,在神经剥离子引导下先复位脱位小关节,在伤椎及上下临椎棘突基底部和椎板交界偏棘突处,指向对侧侧块中心点,在对侧椎板内置入万向螺钉,连接棒塑形后固定。将固定的节段行侧块间植骨融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95.7±10.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3.0±7.2) ml。7 例患者8 处小关节骨折脱位均得到复位,置入螺钉无腹侧椎板皮质穿出。所有植骨均达到融合,融合时间平均(2.4±0.4) 个月,无内置物松动及断裂,无关节再脱位者。[结论] 治疗难复性颈椎小关节骨折脱位,后路椎板钉固定与侧块螺钉相比,是一种更简便、安全可行的方法。

    • 付炳金,朱晓东,杜瑞,邓明明,孔德海,薛阳,尹刚

      2024(8):759-76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6

      Abstract:

      [目的] 介绍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的手术与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4 年1 月—2020 年12 月对26 例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患者行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术。修整创面为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肢体的纵轴,在创面的一侧设计拱顶石皮瓣,短底边为创面的弧形边缘,长底边与短底边平行,保持皮瓣宽度与创面最大宽度比例为1∶1~1.5∶1。沿设计线切开皮瓣边缘,分离皮肤及筋膜组织,推移皮瓣至创面并逐层缝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受区与供区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15.3±6.4) d。随访时间平均(22.9±6.3) 个月。皮瓣改良Highet 感觉评级S0/S1/S2/S3/>S3 由出院前的(2/8/10/3/3) 例显著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0/2/3/6/15) 例(P<0.05)。VAS 评分由出院前(4.6±1.9)分显著减少为末次随访时(0.8±0.4) 分(P<0.05)。AOFAS 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 拱顶石穿支皮瓣能够较好地满足外观和功能需求,是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的有效修复方式。

    • 临床研究
    • 董伟,谷源林,颜军尧,丛晓明,王晓明

      2024(8):764-76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8.17

      Abstract: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改良双“8”字双隧道治疗Meyers-MckeeverⅡ型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0 月—2020 年5 月应用关节镜下改良双“8”字双隧道线袢固定Meyers-MckeeverⅡ型胫骨髁间嵴骨折的1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18.5±6.9) 个月,随着术前、术后3 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VAS 评分显著降低[(6.8±0.8), (2.3±0.5), (0.9±07), P<0.001],Lyshol 评分[(51.9±4.2), (81.3±1.4), (91.2±2.0), P<0.001]、IKDC 评分[(53.4±2.9), (79.7±2.8), (89.5±2.4), P<0.001]、ROM [(67.6±1.1)°, (102.2±3.8)°,(124.1±1.0)°, P<0.001] 均显著增加,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 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骨折复位全部为优,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2±0.8) 周。[结论] 关节镜下改良双“8”字双隧道治疗Meyers-MckeeverⅡ型胫骨髁间嵴骨折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手术疗效满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出版单位:《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5号楼10层102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环山路217-1号泰安八十八医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工作站
电话:0538-6213228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0-1784/R
邮政编码:271000
E-mail:jiaoxingtougao@163.com

微信公众号

健康教育短视频